糞便樣本采集,您做對了嗎?
體檢時我們經常會留取糞便樣本進行常規(guī)檢查,糞便常規(guī)檢驗作為三大常規(guī)檢查之一,可以了解到消化道有無出血、炎癥和寄生蟲感染,及早發(fā)現胃腸炎、肝病,還可作為消化道腫瘤的診斷篩查。
正常糞便由已消化和消化未盡的食物殘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細菌和水分組成,通過全腸道,特別是結腸直腸而逐漸形成,它不但能反映消化道的功能狀態(tài)及病理情況,也有助于某些全身疾病的診斷。臨床上,對于大便標本采集通常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 常規(guī)標本:用于常規(guī)檢查,包括形態(tài)學和微生物學檢查。
2. 培養(yǎng)標本:用于培養(yǎng)腸道細菌,以檢測細菌感染。
3. 細胞學標本:用于檢測糞便中的癌細胞和異常細胞。
4. 寄生蟲學標本:用于檢測腸道寄生蟲。
5. 病毒學標本:用于檢測腸道病毒,如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
這里,我們主要講述體檢中糞便常規(guī)檢查采集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1.標本量
常規(guī)樣本的采集量在2-5克之間。
2.收集工具
糞便樣本收集工具應使用清潔、干燥有蓋子的容器,建議使用醫(yī)院提供的一次性便盒。
3.預防污染
糞便樣本采集過程中,應避免標本受到尿液、水、月經等的污染,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4.正常飲食
在糞便樣本采集前,患者應保持正常的飲食,避免過度進食或禁食,以保持糞便樣本的真實性。
5.采樣部位
應從糞便的多個部位采集樣本,以增加樣本的代表性。例如,可以在糞便的表面、中心和底部采集樣本。
6.及時送檢
糞便樣本采集后,應盡快送往實驗室進行檢查。如果不能及時送檢,可以在4-8℃的冷藏條件下保存,但時間不應超過24小時。
7.避免干燥
糞便樣本采集后,應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而干燥。干燥的糞便樣本會影響顯微鏡下的細胞學檢查和微生物學檢查。
總之,在進行糞便樣本采集時,需要嚴格遵守各種要求和注意事項,以確保樣本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才能真實反應自己的健康狀況并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從而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
來源:佛一醫(yī)健康管理醫(y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