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常用的11種感染標志物
01
C-反應蛋白(CRP)
「CRP的臨床意義」
1.鑒別診斷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時CRP的濃度沒有明顯增高(除了一些嚴重侵襲導致組織損傷的病毒如腺病毒、皰疹病毒等);細菌感染時 CRP濃度明顯升高。革蘭陰性感染時CRP濃度到最高水平,可達500mg/L;革蘭陽性菌感染和寄生蟲感染時會引起中等程度的反應,一般在100mg/L。
2.自身免疫性疾病鑒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多肌炎、系統(tǒng)性硬化癥等疾病的CRP往往無明顯改變;而風濕性疾病的CRP多明顯升高,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活動期的CRP多高于200mg/L。
「CRP與超敏CRP」
02
降鈣素原(PCT)
PCT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其水平能反映感染性疾病的活動程度。PCT在健康成年人外周血中的含量很低,<0.05μg/L。
「PCT的臨床意義」
PCT檢測在感染性疾病的鑒別診斷、危重患者監(jiān)測及其治療效果評估、預后判斷和用藥指導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美國FDA已批準降鈣素原檢測可用于輔助指導抗生素的使用。
03
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
「SAA聯(lián)合CRP檢測」
04
白介素6(IL-6)
IL-6是固有免疫系統(tǒng)對損傷和感染的最初反應所表達的重要細胞因子,可介導肝臟的急性期反應,刺激CRP和纖維蛋白原的生成。
「IL-6的臨床意義」
1.急性感染的早期診斷。IL-6在炎癥反應過程中升高早于其他細胞因子,也早于CRP和PCT,而且持續(xù)時間長。但IL-6用來鑒別感染與非感染的特異性不如PCT和CRP。
2.評估膿毒癥和MODS患者嚴重程度和預后。當IL-6>1000 μg/L 時提示預后不良。
3.鑒別革蘭氏陰性菌和陽性菌感染。若感染患者血液中 CRP、PCT 和 IL-6 均明顯升高,則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可能性大;若CRP和PCT升高,而IL-6升高不明顯,則革蘭氏陽性菌感染可能性大。
05
紅細胞沉降率(ESR)
ESR是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的速度,是炎癥反應的非特異性指標,對鑒別感染、評價感染嚴重程度和預后等方面的意義不大,而且會受到除感染之外的多種因素影響,如風濕熱、惡性腫瘤、妊娠及貧血等。
「ESR的臨床意義」
06
真菌感染相關標志物
1.(1,3)-β-D-葡聚糖試驗(BG檢測)
BG檢測又被稱為G試驗。葡聚糖廣泛存在于真菌細胞壁中,占其干燥重量的80%-90%,其中(1,3)-β-D-葡聚糖占真菌壁成分的50%以上,是真菌細胞壁上的特有成分。
「臨床意義」
G試驗是早期診斷侵襲性真菌感染(IFI)有效的無創(chuàng)檢測手段之一,具有較高的敏感度,陰性結果可以較好的排除肺部真菌感染,但部分研究的陽性預測值較低,可能受到輸注白蛋白或球蛋白、抗菌藥物、血液透析、抗腫瘤藥物等因素影響。一般連續(xù)兩次陽性具有臨床診斷意義。
2.半乳甘露聚糖(GM)試驗
GM是廣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細胞壁中的一類多糖,其半乳糖殘基具有抗原性,可作為曲霉菌診斷的微生物標準。
對于深部曲霉感染的患者,血清GM試驗增高可比影像學診斷提前7天左右出現(xiàn)。
對于重癥感染患者,動態(tài)監(jiān)測GM試驗水平,可有助于判斷真菌播散程度、治療反應和預后。其敏感度和特異度隨界值變化較大。目前,其界值國際上尚不統(tǒng)一。
「臨床意義」
研究結果表明,GM 檢測對于惡性血液疾病及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侵襲性曲霉感染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但是否同樣適用于非粒細胞缺乏患者,尤其是對合并肺部基礎疾病患者早期診斷的價值仍有較大爭議。
研究結果表明,當采用0.5 μg/L為臨界值時,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的GM試驗對診斷的敏感度為70%~94%,特異度85%~92%。這些患者血清 GM 試驗的敏感度要低于惡性血液疾病及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
GM試驗可出現(xiàn)假陽性及假陰性現(xiàn)象。為減少假陽性及假陰性結果,我國制定的“肺真菌病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中將連續(xù)2次血清GM試驗陽性作為曲霉感染的輔助診斷標準。另外,預防性使用抗真菌藥物可降低 GM 試驗值導致出現(xiàn)陰性結果 。
3.隱球菌莢膜抗原
隱球菌感染后在體內(nèi)可形成大量莢膜多糖并釋放入血液和腦脊液,通過檢測血清和腦脊液等中的莢膜多糖抗原含量可早期、快速診斷隱球菌感染。目前使用的檢測方法有乳膠凝集法(LA)、酶聯(lián)免疫法 (EIA) 和側向?qū)游龇?(LFA) 等,以 LFA 法最快速,臨床實踐中最為常用。
「臨床意義」
LFA 法檢測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敏感度為99.5%,特異度為98%,且該方法在室溫下很穩(wěn)定,反應時間快,10 min 出結果,對實驗室條件要求較低,也可作為床旁初篩的方法。
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存在著非特異性干擾,類風濕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結節(jié)病和結核等患者血清中的類風濕因子、巨球蛋白會對乳膠凝聚法產(chǎn)生影響,可導致假陽性結果,某些隱球菌外菌種如絲孢酵母菌感染也可引起假陽性。
07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shù)及分類
08
肺炎鏈球菌尿抗原
肺炎鏈球菌是CAP的最重要致病細菌 ,屬于難培養(yǎng)的“苛養(yǎng)菌”之一。傳統(tǒng)的細菌培養(yǎng)方法陽性率低、周期長,再加上使用抗生素后陽性率更低等因素限制了其診斷價值。用體外快速免疫層析檢測方法測定患者尿液肺炎鏈球菌抗原,可作為肺炎鏈球菌肺炎的輔助診斷。
09
嗜肺軍團菌尿抗原
軍團菌體外培養(yǎng)困難,陽性率極低,目前尿抗原檢測法是國外診斷軍團菌肺炎的一線方法。該方法準確性較好 ,其診斷LP1型軍團菌感染的敏感度為80%~90%,特異度>99.5%。
尿抗原檢測法的缺點在于目前僅限于診斷LP1型軍團菌,對于非LP1型軍團菌敏感度低于50%,若僅依靠其進行診斷,容易造成漏診。此外,部分患者抗原轉(zhuǎn)陰時間過長,不能確定是新近感染還是既往感染。
文章來源于CCMTV呼吸頻道